江賢二的作品不僅是個人創作的表達,更蘊含著對世界與生命的深切關懷。江賢二常感嘆自己身為藝術家,對現實有種無力感,但是他的作品不失對現實社會的關懷,對戰火、天災,以及對生命無名的恐懼,他皆感同其情、痛其所痛。從面對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九二一大地震,或者是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,到2020年的Covid-19與烏俄戰爭,這些人類社會有形與無形傷害,他皆透過藝術創作表達他看法與期盼。江賢二說:「我想要表達的不是悲劇,而是希望。」
淨化
1998年,江賢二開始常住台灣,1999年初將畫室搬至林口,該年九月台灣遭逢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九二一大地震,江賢二將災難的傷害,轉變為精神性的《淨化》系列,江賢二以文字寫滿受創嚴重的災區名字、以一個個方格表現倒榻的磚房、災民傷者的家園,也像是一方方死者的墓碑,黑色的煙像是裂開的山, 他以一種內斂的悲憫,表達心中無言沉靜的悲戚之感。
對永恆的冥想 01-07
2001年,美國紐約發生震驚全球的九一一事件,江賢二深有所感,因而創作〈對永恆的冥想 01-07〉,這幅作品的風格延續九二一地震的《淨化》系列,江賢二直接在畫面上以中、英文寫著「慈悲」、「尊重」、「寬容」、「和平……」等詞彙,中英文交錯,畫面上是一片毫無希望的黑,江賢二並以筆刀在未乾的油彩上刮出乍現點點白花,似乎暗喻著炸彈轟然的光,或是亡靈身影。
《對永恆的冥想》系列作品雖然型態多樣,卻都蘊含江賢二始終如一的內在本質。江賢二說:「我的繪畫內容其實很單純,很傳統。我所感興趣的也是那些基本的人性與生命的奧祕。」
COVID-19
2020年因為COVID-19(2019冠狀病毒疾病)疫情影響全世界,他以鋪設在畫室地上的藍白防水帆布創作〈Covid-19〉,並於其上置放綁紗布的酒精、消毒水的瓶子、十字架,表達對疫情蔓延世界的關懷。江賢二希望透過畫作,能看見人心在面對外界驟變時的堅毅與不屈,他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悲劇,而是人在面對悲劇時的感受,正如他在作品背景中,擎起一座十字架,或燃起一盞幽微燭光,柔美堅定,帶來精神的希望與拯救。
火與冰
《火與冰》系列為2022年爆發烏俄戰爭之後,江賢二在此系列中表達他對戰爭的悲愴與對和平的祈望,他同時以美國詩人羅伯.佛洛斯特(Robert Frost)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、1920年所發表的詩作"Fire and Ice"(火與冰)為作品命名,反思千百年來戰火未曾止息,對人類不斷重蹈覆轍有感而發。
此一系列裝置中,繪畫、廢棄建材、影像、文字等,彼此錯落、交疊,粗糲與細膩並存,江賢二以舊工作室拆除而留下的廢材創作,這些斑駁肌理與時間性,既來自廢墟,也呼喚著新生。過去江賢二是將所見所聞經由內在而轉化為畫作,如今更進一步直取周遭外境之物質性,將之容納為創作的一部分。